从建材领域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升级看企业如何满足要求

来源:    关键词:

640 (1).png

建材企业在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活动时,不仅要满足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要求,还要满足RB/T121《能源管理体系建材企业(不含水泥、玻璃、陶瓷)认证要求》的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10月16日发布的RB/T121-2023代替了RB/T121-2016,该2023版标准自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为帮助广大认证组织、认证机构及从事认证活动有关的有关人员更好的理解新旧标准的变化,准确应于RB/T121-2023版标准,笔者对新旧标准进行对照解析如下,以期能各位读者朋友带来方便之需。

RB/T121-2023标准不仅是进行结够构整、编辑性改动(采用了ISO管理体系标准的高阶结构),主要技术内容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动(新增加了7项内容、修改了5项内容)。

一、新增标准内容

(一)增加了建材企业所处的环境(GB/T121-2023第4.1)要求;

企业在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应充分理解自身及其所处的具体环境,确定与其战略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和改进能源绩效的能力的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企业应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视和评审。

明确了:①企业外部因素可能涉及:建材产业政策、国家和地方能源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材行业新的工艺技术、能源统计与核算要求等。②企业的内部因素可能涉及:战略规划、产品品种、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消耗水平设备能力及工艺技术水平、监视测量能力、智能化、人员的能力和意识财务状况等

(二)增加了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应考虑的相关内容(GB/T121-2023第4.3);

①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时,突出了对与企业战略发展有关的事项;②运行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适用时包括矿山;③产品和活动;④所有能源种类;⑤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确保其有权限控制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三)增加了能源管理团队的职责(GB/T121-2023第5.3);

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能源管理团队,其组成应包括与生产、检验、设备、计量、工艺技术相关职能的人员,并向能源管理团队分配职责和权限。

(四)增加了建材企业在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时应采取的适宜措施(GB/T121-2023第6.1);

企业应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在满足GB/T23331第6.1条要求时,提出了明确的应对措施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在相关管理和运行层面明确与能源相关的职责;②评价主要用能设备、设施、系统、过程、产品和服务的作业规范的需求和详尽程度;③明确对影响能源绩效的监视、计量、测量、检验、验证、确认、统计、核算的方法;④采取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任何措施。

(五)增加了能源数据收集计划相关要求(GB/T121-2023第6.6);

2023版标准不仅强调能源计量器具要满足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同时对用于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的计量器具也要满足计量溯源的要求。

640(1).jpg

明确了需要形成文件化的数据种类:①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包括工艺参数和质量参数;②与主要能源使用以及企业相关的能源消耗,适用时,包括余热发电的能源消耗;③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准则,包括主机设备的运行参数等;④静态因素,包括设备能力:⑤措施计划中规定的数据,如王艺技术改造项目中规定的数据。

强调了当企业通过集成控制信息化管理手段监视和测量能源绩效及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运行时,应对集成信息化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予以验证,并以适当的方式存储这些信息。

(六)增加了持续改进的考虑方向(见10.2)。

新版标准从6个方面规定了企业应持续改进向的要求。

对风险和机遇的确定的结果,包括产业政策和绿色发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设备、设施、系统、过程和产品的相关变量(包括质量参数和工艺参数)、静态因素、能源绩效参数(值)、能源基准的适宜性;能源数据的收集,包括能源对标的信息;合规性评价的结论、内外部审核的结果、管理评审的输出;对不符合所采取后续措施;主动采取的措施计划,如选择先进的节能技术、开展节能诊断和企业间对标活动、能源管理团队的知识更新。

二、新版标准更改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部门

1.引用标准GB17167、GB/T24851、GB/T2589界定的术语定义不变,但对GB/T23331标准由2012版修改为采用2020版中的术语和定义。

2.新版标准删除了3个定义术语: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修改了2个定义术语:质量参数、工艺参数,新增加1个定义术语余热。

(1)修改的定义和术语

①质量参数 quality parameters

为控制产品质量,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所规定的质量特性。(RB/T121-2016)

为控制产品质量,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所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RB/T121-2023)

示例:物料易磨性、易烧性和水分等指标,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质量指标等。

②工艺参数 process parameters

为满足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对生产设备、设施和(或)系统、过程规定的运行参数。(RB/T121-2016)

为满足主要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运行要求,对生产设备、设施、系统和过程所规定的运行指标。(RB/T121-2023)

示例:烘干设施的烘干温度、成型压机的压力、蒸压釜的温度和压力、搅拌机的搅拌时间、窑炉的烧成温度、风机的风量等。

(2)新增的定义和术语

余热 waste heat

生产过程中的排气、产品、物料、工质、设备、设施等带走或散失的热量。

注:余热常用于发电、烘干物料、取暖、回用等。

(二)修改了建材企业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明确了企业在适用时应满足的相关方种类:①行政管理部门,如能源监管部门;②投资方;③隶属的上级单位;④)社团组织,如行业协会等:⑤原料、燃料、设备、设施、备件的供方;⑥外部生产和服务提供者,如能源服务、工艺技术、工厂设计、设备大修的服务提供者;⑦顾客。

要求企业应及时获取最新的有关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需要满足的要求1条发生实质修改,2条措辞描述更加准确、1条没有变化。具体见下表:

02.jpg

(三)修改了能源管理方针的要求

004.jpg

(四)能源评审评审准则的变化

新版标准明确了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这些方法和准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参与评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能源管理团队的职责和权限;②评审基期、范围边界、引用文件,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③分析评价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方法,包括如何确定能源种类、能源数据范围;④确定主要能源使用的原则,以及对每个主要能源使用确定其相关变量、能源绩效的方法;⑤对能源评审输出的要求,包括保留能源评审结果的文件化信息的要求;⑥确定能源绩效改进事项及对其排序的原则。

建材企业主要能源使用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①GB17167和GB/T24851所规定的重点用能设备;②生产过程中带有熔炉、窑、釜、锅炉、烘干设施、蒸压蒸养设施、压机、磨机、破碎机、混料搅拌机大型风机、空压机等主要用能过程;③具有明显节能潜力改进方向,如使用国家推荐的节能技术、余能利用等。

企业应按照能源评审准则对每个主要能源使用确定其工艺参数、质量参数和其他相关变量,以及当前的能源绩效,并识别对主要能源使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员。从而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同时还要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如考虑使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五)能源绩效参数的专业要求变化

对能源绩效参数制定的专业要求由2项增加到4项。能源绩效参数范围应包括具体变化如下:

05.jpg

(六)能源基准的专业要求变化

新版标准明确企业应利用能源评审的信息,选择适宜的时段,考虑能源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计量手段、单元区域、行业水平、合规义务、监测计划等因素,建立文件化信息的能源基准,

企业应明确能源基准的范围、边界及量纲,参照自身在正常生产状态下一定时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的合理值,在各层次建立相互关联的能源基准,并通过与能源基准的对比测量能源绩效的变化。

06.jpg

企业应根据能源结构、产品品种、原燃材料,生产工艺,管理水平、设备更新与维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的变化情况调整能源基准

(七)修改了建材企业针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资源内容

新版标准明确提出能源管理体系需要资源包括:①人力资源;②适宜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a、建筑物和构筑物,如厂房、库房、原料棚等;b、生产工艺设备;c、辅助和附属设施,如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制冷/制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照明系统等;③必需的监视和测量资源;④其他所需的资源,如能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他信息系统、专有技术。


首页

会员中心

审核员之家

电话